2021年,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年,数字经济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北京、杭州、辽宁等地都在推进只能城市试用点。其中,AI技术的应用是各大产业积极探索的领域,AI在智能工厂、智能交通领域也发挥作用。在互联网内容的人脸识别、内容审核等领域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准确性和效率。然而,在AI内容引擎,尤其是线上编辑与素材交易平台领域,市场渗透率仍不足。
今天我们和AI内容生成平台艾库尔的创始人吕家俊聊一聊在未来AI技术更具实操性的应用场景。
记者:为什么选择AI内容生成平台进行创业探索呢?
吕:目前AI技术在内容方面的应用更多停留在大型展会、旅游和影院这种大产业上,我们发现,除了服务于这些产业,AI技术在电商素材上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受限于现在的AI技术都需要很专业的建模、渲染,而且整个产业的设计师人才供给不足,导致在B端 的渗透率远远低于市场需求。所以我们做了一个这样的线上AI内容引擎,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这些痛点。
记者:可以介绍一下艾库尔主要的产品吗?
吕:我们做的是一个AI内容引擎,可以帮助大家在线上实现视频、图片的2D到3D转换、视频和图片的变脸。全部的素材从上传到生成可以在线上一键式解决。不需要复杂的插件和工艺,对于初探索AI内容领域的商家非常友好。当然,最传统的人脸识别我们也在做,目前在跟沙特政府合作,和阿里一起做他们安全领域供应商。不过,我们更希望把注意力放在AI内容的研发上,未来也会开放AI素材库,让大家把制作的AI素材在平台上进行交易。
记者:在搭建这个平台的时候是否遇到技术难题,又是怎么突破的呢?
吕:技术难题目前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实现一个完全靠算法生成的AI内容引擎,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我们在收集、搭建、和深度分析的过程中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拿换脸这个场景来说,人脸对于图片信息是非常敏感的,其实我们可以从现在很多的搞笑换脸视频里面看出来,换脸技术的最终呈现是很容易出现瑕疵的,如何让人脸在高敏感度的情况下显得自然、尽量没有瑕疵,这是这个领域中的技术挑战。
整个引擎的搭建我们涉及到深度学习、slam算法,我们主要的创始人团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牛人,他们各自专攻计算机领域的某个分支。比如,我们有来自Facebook的专攻算法的大牛,也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发换脸技术。因为计算机这个领域真的做得好的圈子不是很大,如果我们某个技术开发遇到难题,也可以找到领域专家去求助。
比较幸运的是目前我们已经搭建出来一个线上的AI内容平台,我们的技术更加的准确、方便、成本也更低,下一步就是希望在B端市场能有正面回馈。
记者:据我了解,艾库尔是一个哈佛团队打造的吗?
吕:对,哈哈。
我自己是伊利诺伊州的计算机博士,后来在哈佛读的EMBA,我的合伙人有哈佛商学院的学长,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博士,也有韩国大学的。像国内的伙伴也有抖音、快手、百度的相关领域的想一起做事的伙伴。我们创始人背景很多元化,不过三分之二都是技术背景,毕竟AI这个领域还是得技术说话。
记者:对于AI技术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
吕:2021-2025是数字经济元年,目前国内对AI技术的概念更多还是在挖掘和探索。我们知道AI的价值绝对不停留在视觉层面,我们非常看好未来AI和产业、行业以及企业的结合,也希望能成为AI内容这个领域的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