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改名,不少杭州公司也因它站上风口!火出天际的“元宇宙”,到底想干啥?

“Hiro实际上并不在这里。他在一个计算机生成的宇宙中,能从护目镜中看到灯火通明的林荫大道,这条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大路似乎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数百万人在上面走来走去。”

这是30年前,美国作家尼尔·史蒂芬森小说《雪崩》里的片段。眼下,这段话的主角不是在虚拟世界无所不能的黑客男主Hiro,而是那个“计算机生成的宇宙”,或者简称为“元宇宙”。

本周二,刚刚重夺全球市值第一宝座的微软宣布,将旗下Microsoft Teams变成“元宇宙”。上周,Facebook放弃了沿用近18年的名字,改为Meta,取自元宇宙英文Metaverse的前缀。创始人扎克伯格坚定地表示,元宇宙是互联网下一个篇章的开始。他勾勒了一个未来:人类使用VR、AR等技术,在被称为“元宇宙”的数字世界生活、工作、交友,真正成为一名数字公民。

这是一个早就被科幻作家和好莱坞电影反复描绘的未来。区别在于,这一次,在现实世界,一群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明确要将它变成现实。

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

“元宇宙”概念火爆,至今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英文组合来看,它由Meta(超越)和universe(宇宙)组成,字面意思就是“一个超越宇宙的世界”。牛津词典将它解释为,一个用户可以在电脑生成的环境里与他人交互的世界。

这很接近《雪崩》里的描述:“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这本小说被公认为“元宇宙”概念的起源。

所以,简单来看,元宇宙就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但这个虚拟世界远比现在通常认为的网络世界,或者游戏世界要复杂得多。虚拟场景、现实身份和社交网络只是基础,它脱离不了现实世界,却可能拥有一套社会和经济的运行系统,甚至独特的文明。

有机会参与新世界的打造,光这一点就有足够的吸引力。更何况,一旦那个虚拟世界足够完善,意味着人类可以突破现有的时空限制,做更多的事,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比如扎克伯格所说的,未来上班无需通勤,只要将自己以全息图像的形式传送到办公室,在自己的小房间就能和好友参加音乐会,和父母在“客厅”聊天,等等

这就不难理解一众科技公司都想分一杯羹。不过,历经30年,元宇宙概念在今年突然爆发,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在物理世界的活动受到了制约。线上生活由原先的例外状态成为了常态,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其间,无论是Facebook还是百度,都曾尝试将线下的大会搬到线上,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也坚定了这些科技狂热分子拥抱虚拟世界的决心。当然,另一个残酷的现实在于,全球的互联网红利在消失,无论用户、资本还是平台本身都需要新体验、新出口和新产品。站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十字路口的元宇宙就这样被推到了前台。

几乎所有公司都在跑向元宇宙

打造一个“新世界”需要哪些技术?这个答案关系到哪些现有技术与元宇宙有关。“答案是,几乎所有。”在杭州,叶凯长期专注于VR领域的投资,“从逻辑上讲,元宇宙就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他举了若干个例子:进入虚拟世界需要网络支撑,现有的5G、6G技术解决的是连接问题;虚拟世界有“去中心化”的特征,可能就得用到区块链技术;人机交互依赖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发展;虚拟化身和3D技术、全息影像有关……

百度副总裁马杰认为,元宇宙的建立涉及7大产业链,包含基础设施、去中心化、人机交互、空间计算、开发者生态,围绕游戏、社交、电商展开的各种体验,以及商业化的广告、内容分发体系。

“所以,你看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在跑向‘元宇宙’。”叶凯特别强调了是公司,而不仅仅是大众印象里的科技公司。

昨天,耐克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申请,要求在虚拟世界里使用耐克的同名标识、LOGO和“just do it”广告语。他们也正在招聘新员工,要求“在重新定义数字世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引导我们进入虚拟世界”。

在国内,天眼查的数据显示,目前元宇宙概念公司的词条数量已达665条。去年2月,腾讯就斥资1.5亿美元投资了Roblox。后者是一个开放的游戏创作平台,也是第一批将“元宇宙”概念写入招股说明书的公司。尽管成立以来连续亏损,但不妨碍它以最为纯正的“元宇宙”概念股之一的身份受到市场追捧,目前市值超过450亿美元,超越了老牌游戏公司EA。

而就在一年前,腾讯CEO马化腾提出了一个“全真互联网”的概念,几乎就是“元宇宙”的另一种表述。他说移动互联网将迎来下一次重大升级,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机会。

打开元宇宙大门的杭州力量

当然,在冲向元宇宙的各路大军中,从事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研发的团队是最兴奋的。因为它们是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通道,相当于先遣部队。扎克伯格之所以敢押上所有赌注,也因为他们很早就收购了VR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

“2014年,Facebook收购Oculus之后,2015年和2016年都被称为VR元年,实际上普及度一直没有‘起飞’过。”这些年,叶凯看到不少人和资本兴冲冲地进入行业,又灰头土脸地离开,“因为元宇宙现在有人提,2021年才是VR的元年,至少对行业是一种提振,无论投资者还是创业者都可以借势做点事情。”

今年9月份,专注于VR交互的公司杭州虚现科技完成了千万级的A+轮融资。他们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解决VR体验里物理空间局限的问题。就像是电影《头号玩家》里那套体外设备,即使在现实世界狭窄的地方,戴上后也可以在虚拟世界自由活动。

“一件事情努力到极致,就会越做越好。”虚现科技创始人庞晨几乎从头到尾体验了VR行业的起起伏伏。和叶凯、庞晨看好VR不同,同样在杭州的Rokid把票投给了AR。前不久,他们对外发布了量产的消费级AR眼镜Rokid Air。这款产品在全美知名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线30天,众筹金额超过450万元,预订数量超过2000副。

他们在自我介绍中表示,过去数十年间,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存在许多裂痕。Rokid认为,未来的交互平台,不应割裂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而是要实现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三个对象的融合交互。

不过,对于元宇宙,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并不感冒,“但能肯定的是,我们已经在见证一场虚拟和真实世界无缝切换的技术革命。”

在刚结束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原AI Labs计算机视觉首席科学家谭平以新身份亮相。他是阿里巴巴达摩院XR实验室负责人。这个实验室主要做AR、VR相关的技术研究,和元宇宙息息相关。

“过去,互联网经历了从PC端到手机移动端的变化,未来,AR、VR眼镜将会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谭平表示,未来AR、VR眼镜会成为人人必备的设备,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虚拟分身,进入虚拟世界可以自由地完成社交、电商、游戏、支付等种种场景

2个月涨了近三倍

元宇宙的故事才刚开始

资本市场就疯了

一只股票同时集齐元宇宙、区块链和白酒概念,会发生什么事?A股上市公司中青宝给出的答案是,股价2个月里涨了近三倍。

facebook改名之后,资本市场再次掀起了“元宇宙”概念的逐猎。11月首个交易日,中青宝再次拉出20cm的涨停板,两个交易日涨幅超过40%。这还没完,昨天中青宝股价继续冲高,最高涨至30.88元/股,再创历史新高。

然而,这些夸张的涨幅仅仅是基于一款并不火爆的游戏。显然,对于元宇宙概念,嗅觉敏锐的资本远比从业者更加兴奋。然而,就在周二,百度副总裁马杰就公开表示,大概到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元宇宙的泡沫就会被刺破。

从0到1,元宇宙期待建立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哪有这么容易?

疯狂的资本盛宴

中青宝在资本市场广受追捧是因为一款叫做《酿酒大师》的虚拟现实游戏。它的背景设定于100年前的中国。玩家化身为酒厂的管理者,通过上帝视角经营酒厂,一切从零开始,开启振兴酒厂之路。游戏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酿酒大师,在这里玩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思维方式选择如何经营酒厂,玩家可以在潜意识里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梦想构造世界、经营酒厂。

听上去是不是没什么欲望?但这不妨碍中青宝的股价上涨,以至于引发监管关注。和中青宝相比,另一只曾在元宇宙概念刚兴起时就受到资本关注的汤姆猫,命运则要悲惨很多。9月8日13点19分,汤姆猫股价突然直线飙升至涨停。原因是在当日午间,他们在互动平台上连续回复三条投资者关于元宇宙、VR等概念的相关问题。

他们表示,坚定看好元宇宙发展方向,已经成立了元宇宙方向的专项工作组,协调境内外的研发团队,对特定品类的产品进行概念开发与立项工作。就在同天傍晚,汤姆猫就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要求说明公司与元宇宙概念的关联性。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越来越多公司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概念。9月以来,先后有中青宝、佳创视讯、天下秀、易尚展示、会畅通讯、金运激光、凯撒文化、蓝色光标,甚至包含老牌传媒“白马”芒果超媒在内的30余家上市公司加入到元宇宙的队伍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元宇宙相关话题快速破圈,市场关注度极高,分歧与共识并存。终极的元宇宙联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成为20年之后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也有多家机构研报提示,目前“元宇宙”仍停留在初期阶段,仍有很多“元宇宙”要素未实现,真正实现“元宇宙”需要技术的推动与支撑,产业链初见雏形至少5-10年的时间。

一切才刚开始

上周,扎克伯格在解释公司为何改名时,用一段视频展示了元宇宙的未来。视频里他拥有一个和自己很像的虚拟形象,有一个家可以邀请熟悉的人来做客。在现实世界,他戴上设备,就能进入虚拟空间,与同事一起工作,以及探索和改变世界……

扎克伯格介绍元宇宙的视频截图

看完视频,科幻和游戏迷Kevin在朋友圈表达了失望之情,“看上去并没有超预期,但可能现有的技术只能做到这个程度。”这也是他对元宇宙短期内的发展表示谨慎乐观的原因,“想要达到电影《头号玩家》那样,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实在太难了。”

周二,微软展示了将MR(混合现实)平台 Mesh 融入视频会议软件Teams中。当你不愿意让同事看到蓬头垢面的样子,完全可以不用打开摄像头,请虚拟化身亮相,同样能和大家互动。从最终效果看,虚拟化身形象粗糙呆板,能做的表情和动作也十分有限。

百度副总裁马杰将元宇宙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分步完成。第一阶段可以拥有身份和朋友,以及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和随时随地等体验;第二和第三阶段,才涉及经济系统和文明的构建。

但在第一阶段就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什么之前VR普及度不高,只能在墙脚吃灰,就是因为陷入了制作成本高、参与者少、变现困难、参与者更少的恶性循环。”在马杰看来,目前的元宇宙构建,至少面临“三大缺乏”:基础设施缺乏、工具链缺乏、内容缺乏

“同样以VR为例,目前画质远远比不上现实生活中电影的画质。”他说,“而想要实现科幻片里成千上万人在虚拟世界一起互动,所产生的画面、语音等数据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对服务器是一个不可想象的负担。”

和扎克伯格的观点类似,马杰也表示,和现实世界一样,元宇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很难做到一家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独大,“现在大家都在做比较炫的东西,但真正能决定元宇宙成败的东西,还没有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元宇宙发展需要真正的‘基建狂魔’。”

记者观察

蓝色药丸还是红色药丸?

面对元宇宙,科幻迷的情绪是复杂的。一方面,它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人类一定程度上摆脱时空的限制,尽情拥抱虚拟世界。另一方面,包括元宇宙概念起源的《雪崩》在内,无数科幻作品都在警示人类,一个过度虚拟化的未来充满了危险。

这些年,随着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崛起,赛博朋克的概念开始流行。作为赛博朋克概念的起源,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里着重讨论了一个问题:真实。

从PC时代过渡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对于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当元宇宙的大门彻底打开那一天,人类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虚拟世界,那真实世界是否就从此变成了虚拟世界?

遗憾的是,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出版的一年后,互联网才诞生。迪克也早在1982年就辞世。这位天才并没有看到自己和人类在互联网时代的走向,以及由此引发对于未来的再次思考。

但由他发出的那个“高科技、低生活”的警告被无数作家继承了下来。当元宇宙的技术被少数公司或者国家掌握,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滥用?过度沉浸于虚拟世界是否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黑客帝国》里,主角尼奥面前摆了两颗药丸,一颗蓝色,一颗红色。吃了蓝色药丸,他会忘记遇到的一切,继续在虚拟世界中生存。吃了红色药丸,他将回到真实世界。尼奥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红色。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类都在培养液里昏睡,真实的世界一片黑暗。

有时候技术以外的问题更难解决,希望在元宇宙到来的时候,你我都不必在蓝色和红色药丸间做出选择。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梁应杰 林司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