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类

课程介绍
课程目录
用户评论
课程介绍
课程目录
用户评论

你将获得

  • 掌握某些知识点
  • 学会某些技巧(或思路)

教学服务

  • icon

    1v1专属答疑服务

  • icon

    BAT专家面试辅导

讲师介绍

  • 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国强先生主讲,他做过教师,当过秘书,写过小说剧本,出过书。曾创作箴言,被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出版。他的专著《党政信息写作与处理》,历经三次修订,畅销十年。他凭借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理论水平,让你学到许多书本上见不到的一家之言,独到的见解和训练模式,让你受益无穷。

  • 课程详情

    专访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1.专访强调的是“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专访更注重采访手段,它所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访问,或称正式访问。即记者是有备而来的,事先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采访目的现场去的。多数采访是按预先准备好的既定方案或计划进行的。专访强调的是“专”。即非专不访:访专人、谈专题
    2.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实录包括正式访问时的话题、氛围、现场、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等。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内容应该以被访者的原谈话为主,再穿插有关的现场情况、背景材料等连缀成篇。专访有三个要素:被访者、记者、现场。与其他新闻文体不同的是,同在的时空效果,专访通过上述要素更着力于营造一种记者、被访者、读者三方同在时空的效果,以尽量实现读者与被访者的“近距离交流”。
    3.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主要是以第一人称写作。记者“赤膊上阵”,以见证人的身份把记者代入现场。当然,有时候也会隐去自己,但即便如此,文中也有记者的影子。无论直接出场,还是间接出场,记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在专访中记者更加主动,主观色彩比较鲜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处于主角的地位,起着引领的控制问题与采访过程的作用。
    4.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因为它是访问活动的实录,所以选择问答体为主要形式是顺理成章的。多数专访采取了显形问答体。有些专访根据报道效果的需要,也可以处理为隐性问答的散文体 。

    专访成功的决定性环节
    一、专访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一)背景材料
    (二)知识资料
    专访的采访与其他采访不完全一样,由于特定的人物与特定的话题,其采访不可能光“打外围战”,提一些泛泛的一般性问题。被访者所回答的内容也必然有一定的“职业”或“专业”深度,尤其问题、观点、学术专访,更会涉及不同的领域中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才能与被采访者对话。例如1999年10月29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一篇对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专访。从提问可以看出记者事前做过充分的准备。比如他问的两个问题:
            1991年,您在《中国金融信息》上撰文指出中国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中的第二种状态,企业没有活力是此状态的显著特点,现在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990年,您在《关于发展证券市场的思考》一文中说,发展证券市场有利于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企业效益下降、税收不保,价格补贴,财政筹资。今天,这些问题有的不存在了,有些还存在着,而证券市场已经发展了九年,您认为证券市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从以上提问不难看出,记者在采访前详细地阅读过厉以宁以往发表的文章,了解了这位经济学家的思路与主要观点。
    (三)问题设计
    专访的另一个特点:记者是“有备而来”指记者是带着准备好的一些问题,有目标而来的,因此一般的专访者。要准备采访提纲。这就需要事先设计,包括设计问题、问题的结构、提出的顺序等。按照问题的性质分类,提纲中应该包括基本问题、随机性问题、储备性问题、引导性问题等。按照问题的提法分类,可以设计开放式问题、闭合式问题、重复性问题。即使就一个基本问题还可以变换提法,用正面问、侧面探,反激等多种手法。问题的排列顺序也很重要,先问什么、后问什么,问之间如何巧妙地转换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专访的效率与成果。
            1999年4月朱总理访问美国之前,曾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的专访。
            为了准备这次采访,《华尔街日报》记者称,他们整理采访提纲的过程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先后开列出了100多个问题,并查阅了手头有关中国的资料,打电话找到一些中国问题专家,询问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问题汇总后,三位作专访的记者再集中与挑选,并设计提问,反复做问题的顺序排列。据报道,直到采访当天,这三个记者吃饭的时候还在精简问题,讨论问题按怎能样的顺序提出更合理、更有效。

    (四)注意挑选适当的采访时机和场合。

    二、专访中善于提问与观察
    (一)重视第一组问题的成功率
    (二)增强临场的问题控制与应变能力
    在实际进人访谈之后,光有事前周密的准备还不够,临场的控制与发挥很重要。访问者能够自如地控制问题,也就控制了一次访问活动的主动权。法拉奇在谈到这一点时说:“有时简直就是一部包含高潮和悬疑的剧本创作……事后再安排情节就不忠实了,你必须迅速,当机立断。”也就是说,在专访进行中,记者要善于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地通过提问把握谈话的方向与话题的深入。
            应变能力,包括如何根据采访对象本人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提问方式,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包括如何避免冷场、如何掌握访谈的节奏等。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抓住要害问题,即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临场发挥,想方设法追问下去。
            法拉奇1972年采访基辛格时,就有出色的表现。当时她的主要采访目的是了解美国与越南停战谈判的内幕。由于谈判已进人了最后阶段,基辛格担心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会对美国谈判不利,因此采访开始不久,他就亮起了红灯:“够了,我不想再谈越南了,在目前这个时期,我不能让自己再谈论它了,我说的每一个字都会成为新闻。”但法拉奇不理这一套,她继续从另一个角度,谈美国和西贡政府之间对停战谈判的分歧。基辛格不得不第二次发出警告:“请您不要叫我再谈越南问题了。 
             法拉奇又用了一个激发式提问:“很多人认为您和尼克松接受那个协议实际上是对河内的投降,对此,您也不愿谈论吗?”基辛格当然不能保持沉默了,他辩解了一番,第三次警告说:“真的不要再谈论越南问题了。”对此,法拉奇迂回了一下:“我们来谈谈战争,基辛格博士。您不是和平主义者,是吗?”看来,谈话从越南问题退却了,可是刚谈了一点题外话,法拉奇又巧妙地拉回采访的主题:“那么,关于越南战争您有什么要对我说的?我觉得您从来没有反对过越南战争。”基辛格又不得不表态了。他很快发现自己上了当,于是第四次发出警告:“我们怎么还在谈论越南?”
            法拉奇说,每一次采访经历“就像在戏剧演出中。我事先会准备一些问题,但有时也会跟着感觉走。我设置悬念,然后如剥茧抽丝般慢慢解决。她认为每一次长时间的访问都是对她的智慧和政治敏感的挑战,是不可能重演的事件,是消耗她灵魂的一次“人类实验”。
            法拉奇几乎在自己所作过的全部重要的人物访问过程中,都实现了从倾听者、对话者到主持者的角色变化,这是记者在专访中的最佳状态。
    (三)注意用眼睛采访.

    三、专访后注意核对,引语一定要准确
         (一)要准确地表达被访者所陈述的内容、概念与意思。 
         (二)要准确地体现被访者的性格、身份。
    温馨提示
    • 请勿私下交易
      请勿在平台外交易。与机构和老师私下交易造成的任何损失及纠纷,腾讯课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听课说明

      1、电脑:访问腾讯课堂官网 ke.qq.com 查看我的课表或下载win/mac客户端听课

      2、手机/平板:下载腾讯课堂APP, 进入学习页面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