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类

课程介绍
课程目录
用户评论
课程介绍
课程目录
用户评论

你将获得

  • 掌握某些知识点
  • 学会某些技巧(或思路)

教学服务

  • icon

    1v1专属答疑服务

  • icon

    BAT专家面试辅导

讲师介绍

  • 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杜国强先生主讲,他做过教师,当过秘书,写过小说剧本,出过书。曾创作箴言,被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出版。他的专著《党政信息写作与处理》,历经三次修订,畅销十年。他凭借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理论水平,让你学到许多书本上见不到的一家之言,独到的见解和训练模式,让你受益无穷。

  • 课程详情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
    通讯在素材、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与消息有较大的差异,在时效上也稍逊于消息。但是它与消息有一个共同点,即:同属于“新闻报道体裁”。也就是说,通讯所报道的内容都是真人真事。尽管通讯材料的细腻和文笔的优美与文学作品有相似之处,但人们阅读通讯时,很明白自己在读新闻而非在读文学作品,相信它的内容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在这里,“真实存在”、“真人真事”是通讯立身的根本。 通讯既然属于新闻报道文体,就必须符合新闻作品的内在规定性:第一要真实;第二有时效性;第三,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价值。
        第一,通讯所报道的事实,无论大小,必须真实存在。与消息一样,真实性对通讯的限定是同样严格的。凡通讯中报道的人和事,包括细节、情感、心理活动等,无一例外地受着真实性的制约。也就是说,每一个细节材料、描述心理活动的素材都必须来自实地的采集和访问,不允许记者做一点虚构,哪怕是“合理”的想象和推理。所有的推理必须明文标出:“据记者推断……”、“据X X先生判断……”。这无疑给通讯的采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取既真实又生动细致的材料。而生动的素材,包括现场画面、当事人的语言是转瞬即逝的,它们的获取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记者要判断或追随新闻的“生长点”,力争当场捕捉。第二,记者在事后通过对知情人、目击者的访问,凭借他们的回忆和再现表述来获取这些素材。采访的功力不足,常常给通讯写作留下遗憾:“笔下生花”、“创作细节”是违背真实性原则的,而缺乏细节的情况下硬写又使通讯面目干瘪,令人难以卒读。

    第二,通讯必须具有时效性 
    第三,通讯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有新闻价值  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
         消息以最简洁的语言、抢眼的文体结构快速传递着最重要的信息,符合现代社会快速传播的需求。从理论上说,它应当是信息社会最理想的文体。通讯虽然也传递信息,但它篇幅长,时效稍差。既然如此,为什么通讯这种文体总能吸引那么多读者,吸引那么多来去匆匆、无暇他顾的现代人?为什么在如此突出时效、报纸版面又紧张的情况下,那些“大块头”的通讯却总能占据大块的版面?
        为什么那么多记者都是通过创作出通讯名篇而一举成名?这里面的奥秘只有一个:可读性。通讯的可读性正是其魅力所在。
        可读性一般指具有可感受性。就是说一篇报道拿到读者面前,报道中的白纸黑字中不仅向读者传达理性的逻辑信息,即有用的信息,而且可以触动读者的感官,使读者阅读报道后不仅仅是得知了信息,而且能够“感受”到报道中的事实。通讯的可感受性往往比消息强烈。在这一点上,通讯这种载体在传播过程中更类似文学作品,即它有两条传播的信道:既像消息那样传播信息,还有一条看不见的信道—情感的传播。以下两篇有关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的消息和通讯,

         《解放军顺利接管香港防务》带给读者的是振奋人心的信息:中国军队已经接管香港防务。读者还可以从消息简洁的文字中了解这一万众瞩目的历史性接管场面的大致程序。而通讯《神圣的时刻》带给读者的则不仅仅是接管的信息,还有庄严的添马舰军营、威武的驻港官兵、飘扬的五星红旗,还有炎黄子孙在那一历史性时刻的感受……
        新闻现场本是一组组画面,只有用照相机或摄像镜头才能逼真地“记录”下来。在通讯写作中只能用描述性文字来再现现场画面。但现场是一种三维空间,再逼真的描写也难以再现这种空间结构。要使读者从这些白纸黑字中“读”出新闻的现场画面来,“读”出记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来,必须借助于读者的想象力。这种连续的传播依靠记者和读者在两个符号系统之间不断转换才能完成:
        现场画面—记者—记者的现场感受—通讯中的描述文字—读者—读者想象中的现场画面。按照接受美学对阅读活动研究的成果,描述性语言本身比说明和解释性语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它远不够“逼真”。但是能激发读者想象力的魔杖恰恰是记者在通讯中常用的描述性语言。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引起读者阅读时思路的“阻断”,形成作品中的“空白”,而正是这种读者认为该有而没有的“空白”,激发起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意义的空间,因此,读者就在阅读过程中参与着作品的创造工作。正如一位美国记者所说:“阅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作者写出的只是文字,读者使它变成故事。”读者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参与创作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意象:从通讯的白纸黑字中读出鲜活跳脱的形象,全身心地投人作品中的事件、人物遭遇和环境氛围中,使自己的身心在作品的人物身上得以宣泄或陶冶,进人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之中。

     
    温馨提示
    • 请勿私下交易
      请勿在平台外交易。与机构和老师私下交易造成的任何损失及纠纷,腾讯课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听课说明

      1、电脑:访问腾讯课堂官网 ke.qq.com 查看我的课表或下载win/mac客户端听课

      2、手机/平板:下载腾讯课堂APP, 进入学习页面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