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类

课程介绍
课程目录
用户评论
课程介绍
课程目录
用户评论

你将获得

  • 掌握某些知识点
  • 学会某些技巧(或思路)

教学服务

  • icon

    1v1专属答疑服务

  • icon

    BAT专家面试辅导

讲师介绍

  •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第二代传承人,冯志强先生高徒之一,中国武术七段;仁和太极内功创始人。现任国际混元太极拳联合会秘书长,吉林省武协混元太极拳分会常务副会长,吉林省法警总队格斗教官。

  • 课程详情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混元太极拳精练四十八式》的相关情况。198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冯志强先生《陈式太极拳精选》一书。书中公诸了一个48式的陈式太极拳套路,同时还有太极内功和缠丝功。这些就是我们今天的《混元太极拳精练48式》和混元太极基础内功和缠丝功。后来在90年代初冯先生又出了教学录像带。虽然当时还没有明确称做“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但已经多次提到“混元一气”的概念,并且在实践中与原来的陈式拳已经有很大区别了。

          所以这个精练48式对于混元太极拳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新风格的太极拳派的产生。《混元太极拳精练四十八式》是在传统的陈式一路老架的基础上精简而成的,对拳式顺序重新进行了编排。这是当代太极拳发展的要求,需要以当代人的知识结构来理解认识太极拳,冯先生顺应了这一时代性的需求。

          但混元太极拳精练48式不单纯是原来陈式老架的简化,它的拳式的风格和很多拳式动作已经与原来的陈式拳不同了。在拳式风格上,混元太极拳更显得沉稳而空灵;在套路动作上增加了各种混元圈和肢体的放松;在拳式内容上增加了攻防招式;在练法上溶入了心意拳的内功精髓,拳功一体。也就是说,它是按照混元太极拳的功法来演练的,练意不练力,练意不练气,很好地体现了太极拳是内功拳的真谛。所以,混元太极拳是一代太极宗师冯志强老师对太极拳发展的一个贡献。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按照冯先生的理论,太极拳练的是两种功夫,一是养生功夫,二是技击功夫。其套路的练法亦分两种。依据冯先生这一思想,我们培训体系按照套路的长短、运动强度和动作难度,将其分别归入养生段或技击段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养生段套路的练法与技击段的是不同的。
          养生段套路训练的目的是保健筑基,是积精累气,促进五脏和合;打拳时拳架采用中高盘,意念重在桩身,无发力动作。其套路有混元太极拳24式,混元炮锤32式。而技击段套路训练的目的是成就武功,是要耗精耗气的;拳架是中低盘,一身备五弓,有发力动作。这个混元精练48式,还有混元炮锤46式就是技击段套路训练的内容。养生段的套路训练是基础,也是混元太极拳造福大众健康的主要社会实践之一;而技击段的套路训练是传承太极武技的体用实践。换句话说,技击段套路的练法与要求与养生段是不同的,它对习练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素质要有更高的要求。这是第一点,谈谈套路的相关背景情况。
         
          为了使大家能清楚地理解各拳式的攻防拆解,每个拳式的教学分为拳式动作演练、拳式攻防含义和散手技法解秘三部分。其中,拳式动作演练是按照散手招式来进行的,这是因为这个教学片主题的需要。有的招式可能就是一个动作,有的招式可能是一组动作,甚至中间还夹着折叠动作、导引动作,但都以招式为单位。拳式攻防含义一节是重点,是全面了解该拳式技战术含义的重点,也是这部教学片的意义所在。散手技法解秘是从技术角度来介绍本拳式所包含的散手技法,便于大家理解拳式动作。
          教学中要保证安全,要把招式的解读演示与散手技能训练区别开来。拳式动作教学中,通过攻防招式的演示,目的是让大家理解动作,一般不能按应用实战那样去做。我们在教学片中对散手招式的演示也是出于表达清晰的需要,大家不要理解成实战中就这样用。
          太极拳中的散手招式具有危险性。如果你在教学中需要将这些招式拿出来进行专门训练,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有安全保障。有些招式即使在师兄弟之间也不能尝试,比如戳眼、撩阴、摘瓜等;有些招式对没有专门训练基础的人不能尝试,比如一些擒拿动作,跌摔动作等,以避免造成伤害。
          以上我们这部教学片做了必要的介绍。大家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请与我们联系。仁和太极官方网站:www.01248.cn;微信公众号:仁和太极;腾讯课堂:搜“张吉平”;QQ群:92176128;微信管家号:ren1248;电话:18584335480/13039340889;邮箱:187048844@qq.com。

           

     
     
    温馨提示
    • 请勿私下交易
      请勿在平台外交易。与机构和老师私下交易造成的任何损失及纠纷,腾讯课堂不承担任何责任
    • 听课说明

      1、电脑:访问腾讯课堂官网 ke.qq.com 查看我的课表或下载win/mac客户端听课

      2、手机/平板:下载腾讯课堂APP, 进入学习页面听课